在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的博愛縣,
傳承著一種距今已有194年歷史的獨特傳統舞蹈,
——“蘇家作龍鳳燈舞”。
龍是四靈之首,
是中華民族膜拜的圖騰,
鳳是百鳥之尊,
是天下吉祥太平的象征。
來源于河南省焦作市蘇家作村的龍鳳燈舞,
以舞龍舞鳳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俗舞蹈。
它的題材主要取自節令習俗、民間故事、歷史典故、祈禱保佑等,
以舞蹈加武術的形式,
反映出勞動人民對太平盛世的禮贊,
對富裕生活的渴望,
也浸透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對中華民族的深厚情感。
根據道光十九年編修的《毋氏族譜》記載,
蘇家作龍鳳燈舞于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創制,
至今已有194年的歷史。
蘇家作龍鳳燈融合了南北特色,
有南方風情又彰顯了北方的豪氣,
外形極具氣勢,
而骨架又極其細膩。
這首先得益于博愛縣豐富的竹子資源,
當地產的竹子韌性好、柔軟,
是制作龍鳳燈的最佳原材料,
也是龍鳳燈得以流傳的原因之一。
在新中國解放初期,
各種各樣的慶?;顒硬痪幸桓?,
而蘇家作的龍鳳燈總是作為重頭戲出現。
其表演粗獷奔放,場面恢弘,節奏明快,豪爽大氣,
需要團隊默契的配合,
或許正因為對團隊精神的高要求
使得全村的百姓都極有凝聚力。
龍鳳燈的傳承,
無論是傳統工藝還是舞蹈演出,
沒有高深莫測的“制作秘籍”或者“舞林寶典”,
皆為口口相傳。
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是精神,
即使在如今這個時代,
新興文化以炸裂般的方式,
沖擊著傳統文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但這里的人們,
依然為龍鳳燈保留著一份特殊的喜愛和責任,
他們帶著敬意去珍惜它、熱愛它、傳承它。
2008年蘇家作龍鳳燈舞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支寄托著百姓的希望與憧憬的傳統民間舞蹈,
將會在國家的保護下一直傳承發展下去。
全 民 運 動 匯—“全民齊運動、人人享健康”
欄目介紹
《全民運動匯》“全國縣域電視臺全民健身主題視頻節目”是由國家體育總局主辦,中國體育報業總社與盛世華人(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策劃、制作并發行,由全國基層2600多個縣級電視臺統一免費播出的、公益性體育綜合類全國聯播的宣教視頻節目。節目旨在從體育的角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和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文件精神。促進基層全民體育健身運動的開展,從而實現增強人民體質的目的。節目由政策、科普和活動交流三大主版塊組成。除了對基層進行黨和國家、體育總局的體育政策宣講外,還直擊基層群眾的體育需求痛點。宣傳并促進縣域間基層體育文化交流。深入、客觀地展現基層群眾體育活動和基層體育工作者的體育人生。
欄目定位
國家體育總局為了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健康中國”戰略和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文件精神。結合體育工作“補短板、強基層、促發展”的要求和基層農村的普遍特點,特創辦面向全國約10億基層群眾的體育品牌節目:《全民運動匯》。通過《全民運動匯》這檔節目在最基層的縣級行政單位,吹響全民健身改革的集結號。
《全民運動匯》堅持“全民齊運動、人人享健康”的理念。通過節目發行,構建起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域電視臺的電視聯播,以創新型聯播形式強化基層體育宣教,營造積極的體育健身氛圍,從而引領全民健身熱潮,促進體育的改革與發展。
欄目信息
播出平臺:全國2600個縣級臺
欄目類型:體育宣教類
欄目時長:30分鐘/期
播出頻次:每期2次/臺/周
欄目版塊:《體育風向標》|《我是運動家》
《運動大課堂》|《 運動傳承 》| 《直通奧運 》。
二十余載普惠基層 鑄就復興盛世
十四億眾全民運動 成就健康華人